资讯 / 电影资讯 / 专访《华南抗日烽火》主创:以跨时空对话呈现文武双线抗战
广州、深圳、韶关、惠州、香港、澳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将目光投向这片曾被热血浸染的岭南大地。
纪录片《华南抗日烽火》全片分为《南粤怒吼》《拨云睹日》《扎根敌后》《香港大营救》《誉满中华》五个篇章,全景式呈现华南抗战的壮阔史诗,于8月31日至9月4日播出。
南都N视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组,挖掘《华南抗日烽火》的幕后故事。纪录片导演夏铭辰、夏薇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制作团队如何从泛黄的档案、幸存者的口述和沉默的遗址中,拾起惊心动魄的碎片,拼凑出一段震撼的民族集体记忆。
纪录片《华南抗日烽火》。
从80年前的报告中找选题线索
这部纪录片选题的源头,始于一份1945年的报告。
“1945年4月,朱德总司令在中共七大作《论解放区战场》报告时,将华南抗日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导演夏铭辰、夏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都提到了这一段话。
导演组一致认为,这份报告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华南敌后战场从一开始就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制作团队在前期选题策划中多方了解到,与华北、华中战场相比,华南战场呈现出极其鲜明的独特性,其中尤为直观的特质,便是“孤悬敌后”。
摄制组从大量档案文献中寻访抗战历史。
“党中央在延安,抗战主力在华北华中,而华南抗日纵队则是在祖国最南端,远离指挥核心和主力部队。”夏薇进一步解释道,“这意味着当时的队伍很难及时得到物资和兵力的直接支援,在这样的形势下,华南抗日纵队仍旧在坚持抗日,体现的正是一种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
“孤悬”意味着极致的困难,但绝不意味着“无援”。
南都记者注意到,纪录片中多次提及,虽然地理距离遥远,但党中央一直对华南的战场有着很大关注,不仅持续给予战略指导,还派遣了大量人员前来支援,协助华南地区开展根据地建设。
例如,在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就有许多从延安直接派来的同志。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军事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战斗方法,为华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持。
跨越二十多座城市寻访烽火印记
今年4月,《华南抗日烽火》摄制组赶赴广东、海南、香港、澳门等多地拍摄,辗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韶关、惠州、中山、江门等20多个城市寻访。
摄制组深入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东省档案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广州中山纪念堂、罗浮山冲虚古观、东江纵队司令部、珠江纵队司令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重要遗迹与场馆,挖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革命文物和档案文献,从细微之物中打捞珍贵记忆。
摄制组在韶关始兴红围拍摄。
夏铭辰告诉南都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一件看似普通的枪支部件,其实是一场战役为数不多的实物遗存;正在建设的横门保卫战纪念馆,也特意保留了一处原墙,其上密布的弹孔诉说着当年的惨烈战斗。
“在这几集纪录片中,特别是在讲到华南抗日纵队战斗的时候,我们都会说:他们是以劣势的装备浴血奋战。”夏薇回忆道。
其进一步介绍说,这一句话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尽管装备处于劣势,但华南人民灵活运用各类工具,甚至用收缴来的敌军武器作战,还依托当地比较奇特的地形,有效打击敌人。“这也凸显了抗战武装斗争的核心智慧:既有‘自己动手’的自立精神,也有‘敢于斗争’的战略主动。”
另一方面,夏薇向南都记者指出,更重要的是,纪录片还传递出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便敌我实力悬殊,全体军民依然团结一心、共御外侮,誓死守卫脚下的土地。这份不畏强暴、坚守家园的决心,是导演组希望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的精神内核。
以镜头追溯文武双线的抗战之路
与此同时,《华南抗日烽火》纪录片还深入展现了广东在抗战时期“文化堡垒”的重要地位。
抗战期间,大批左翼文化工作者和机构南迁至广东,先后辗转于广州和韶关继续坚持斗争。诸如《救亡日报》等抗日救亡报刊,都是导演组在本次拍摄过程中从真实史料中重新挖掘,并在首集《南粤怒吼》中重点展现的内容。
夏薇告诉南都记者,长期以来,公众对华南抗战的认知多集中于东江纵队,但实际上,在东江纵队成立之前,广东地区的抗日工作早已广泛开展。
“我们希望通过本片告诉观众,武装斗争是抗日的一种方式,但并非全部——‘笔杆子’同样也是战斗的武器。广东在文化抗战方面的深厚积淀,正是我们希望向观众突出呈现的历史维度。”夏薇说道。
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导演组也强烈感受到,华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催生了极富创造性的斗争形式。
“这里有山区游击战、平原游击战,更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海上游击战’。”夏铭辰描述道,由于华南地区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位置,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量捐助,通过华南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输往内地。
纪录片重点拍摄了闻名世界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导演组一致认为,这场营救不仅是军事行动的杰作,更是一次伟大的统战实践。 “正因如此,我们将这一事件作为专题中的重要章节,予以全面而深入的呈现。”
同一机位见证“历史对话”
在走访中,导演组通过与当地专家和村民的交流,挖掘到多位此前未被广泛关注的华南抗日纵队老战士。
摄制组采访东江纵队后代陈志峰。
其中,当过珠江纵队卫生员、九十多岁高龄的曾还,给导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老太太虽已年近百岁,但当她回忆起投身华南抗日事业的经历时,整个人呈现出一种令人动容的反差。”
画面之中,她的声音颤颤巍巍,许多记忆也已模糊。然而,一旦问及她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在“中共情报员”柯麟等人的引导下为华南抗战贡献力量,她的思路却异常清晰,眼神也顿时焕发出光彩。
“每一位老人的讲述都令人泪目。提起这段历史,他们眼神里依然有光。”夏铭辰认为,纪录片不仅是记录历史,更是让当下的人们体会到如今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
采访最后,夏铭辰、夏薇两位导演向南都记者分享了这一次纪录片拍摄中,他们用镜头捕捉到的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摄制组此前曾找出日军当年入侵大亚湾的历史影像,在此次拍摄中,他们寻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拍摄机位进行重现。画面中,昔日日军登陆时远眺的岛屿与山上的古塔依然可见,古今叠化,硝烟散尽的昔日战场,如今已被繁荣安宁的景象所取代。
当历史的硝烟与当下的宁静在同一视角下交汇,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油然而生,所有在场的人们都明白,这一场胜利的来之不易。
「狗头萝莉」的故事
5329 - 2025-09-05《误杀3》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
4057 - 2025-09-05《操纵者》上线,张子健刘威葳主演,抗日谍战剧,走爽剧路线
3804 - 2025-09-06《暗夜与黎明》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
3391 - 2025-09-05《香水佳人》首播,女性苦情剧,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适合老年人
2658 - 2025-09-05葛优“好人团”好事连连看!《爆款好人》正式上映
2590 - 2025-09-06登春晚一夜成名,56岁在异国离世,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2580 - 2025-09-05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
2324 - 2025-09-06苗苗崩溃痛哭,郑恺被全网痛骂:别装“好男人”!
2272 - 2025-09-05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
1984 - 2025-09-05新剧热度播放量扑街,收视倒数,黄晓明从影帝沦为综艺咖了?
1583 - 2025-09-06张元英百变造型 眼神妩媚明艳动人
1577 - 2025-09-05葛斯齐再曝汪小菲通话录音 透露汪小菲承认之前曝料
1339 - 2025-09-05林更新cos大司命 眼神凌厉魅力十足
1299 -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