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电影资讯 / 观看之道:女性主义电影的受众反应和平台分化
▲电影《好东西》海报
撰文:
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焦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责编:钱岳
本文改编自论文Polarized views over feminism: gendered reception of Barbie among Chinese audiences on social media, 2025年3月发表于Feminist Media Studies, 作者焦霖、金玥和沈洋。
真人电影《芭比》,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玛格特·罗比和瑞恩·高斯林主演,在北美上映后因其女性主义的主题而受到瞩目,位居2023年全球票房榜首。在我国,该片于2023年7月21日正式上映,在上映第六天票房突破1亿元人民币(约合1400万美元),热度迅速攀升。由于这股出乎意料的热潮,《芭比》在中国的上映时间被延长了一个月,最终累计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约合3520万美元)。
《芭比》是近年来我国院线电影中备受瞩目的直接批判父权制的女性主义电影。在《芭比》上映的第二年,我国院线上映了本土的女性主义电影《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有意思的是,这三部电影在豆瓣和虎扑上的评分差异非常明显,这反映了男女观众对于女性主义电影的态度上的分化,以及不同平台的分化。以《芭比》为例,在虎扑平台上《芭比》有1万4千多个用户评分,平均4.6分,在豆瓣上,有76万多次评分,平均8分(见下表)。
芭比
热辣滚烫
出走的决心
好东西
2023
2024
2024
2024
豆瓣评分
8.0
7.5
8.8
8.9
虎扑评分
4.6
3.7
5.9
4.7
《芭比》(Barbie)不仅在全球引发话题,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掀起了一场围绕“芭比是否是女性主义电影”、“男性角色是否被矮化”等性别议题的大讨论,这样的讨论呼应了女性主义受众研究。
女性主义受众研究关注受众如何解释性别化的媒介文本(Liesbet Van Zoonen, 1994),主要聚焦于女性的能动性以及她们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Janice Radway(1984)发现,女性读者常常能移情式地与言情小说中的角色产生共鸣,这使她们在父权社会中获得情感满足、独立意识,并主张权力。通过撰写同人小说,女性粉丝创造了乌托邦式的虚拟性别角色,以探索其自身情感与性欲,而这些往往是传统社会的禁忌(Sharon Cumberland, 2003)。尽管女性主义受众研究倾向于强调女性消费流行文化的积极影响,但受众对媒介内容的解读并不总是进步性的。Jonathan Gray(2005, p.841)指出,学界长期忽视“反粉”(anti-fans)这一群体——即那些讨厌或厌恶某一媒介文本、人物或类型的受众。Mel Stanfill(2020)提醒我们,需关注反粉的倒退立场,例如种族主义、反女性主义及厌女意识形态,尤其在男性受众中尤为显著。男性观众通过消费传统的“阳刚型”文本来强化其性别认同,同时通过嘲讽欣赏“女性化”文本的男性来划清群体边界(Melissa Click, Brandon Miller, Elizabeth Behm-Morawitz & Jennifer Stevens Aubrey, 2016)。例如,讨厌《绝命毒师》中Skyler White这一角色,实质上是在强化传统男性气质并维系顺从的女性气质(Holly Holladay & Melissa Click, 2019)。与此同时,男性反粉和社交媒体用户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也愈发激烈,波及线上线下。网络骚扰和暴力在统计上对女性的影响远大于男性(Danielle Citron, 2014),而施暴者主要为男性(Emma Jane, 2014)。
总体而言,女性主义受众研究倾向于分别研究女性与男性观众,忽视了两性在女性主义问题上的日益分化。我们的研究对比了女性与男性观众在流行文化中对女性主义的态度,聚焦了在非西方语境中女性主义所引发的争议性议题。
我们在2023年7至8月收集了豆瓣、小红书、虎扑、B站、猫眼、知乎共计六个平台上围绕《芭比》的最热门评论及网友回帖,梳理了这场讨论背后呈现出的性别态度和群体分化。我们发现,对于电影《芭比》的解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女性观众倾向于展现出女性主义式解读(共情式、女性主义批判式),男性观众倾向于保守型解读(反女性主义式解读和厌女式解读)。
▲电影《芭比》广告牌
1
女性观众的共鸣与批判
在女性主导的社交平台如小红书、豆瓣和B站上,《芭比》获得了大量女性观众的好评。她们普遍认为电影中传达的“女性力量”和对女性处境的描绘与自身生活经历高度契合,不少人表示在观影过程中流泪、沉思,甚至在影院里感受到一种女性间的情感联结。一位B站女性观众讲述,她观影的场次恰好是全女观众,在剧中人物演讲的过程中,全场一片静寂,似乎是在深井中的人看到了光亮,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洞穴之喻”的经验。
许多女性还借此契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从小到大遭遇性别不公的经历,如童年时接触到的性别化的玩具、职场中的外貌焦虑、看妇科医生时遭遇的尴尬以及作为母亲承受的家庭负担。观众被电影中的女性互助打动:“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所有的女性,都在为了帮助女性走出困境、 创造一个更加适合女性生存的世界而拼尽全力。”(小红书网友)
也有部分女性观众从更严肃的视角对电影提出批评。她们认为,《芭比》虽然呈现了女性主义主题,但表达方式过于肤浅、依赖口号,未能触及结构性的性别压迫问题。例如有观众指出电影结尾通过“勾引肯尼”来夺回芭比乐园的设定令人不适,甚至有倒退之嫌。此外,电影对“怪芭比”这一非典型女性形象的边缘化处理也被质疑仍未摆脱对女性外貌的规训逻辑。(豆瓣网友)
▲电影《芭比》海报
2
男性观众的抵触与敌意
相比女性观众,男性观众的反应更为消极,甚至出现明显的排斥情绪。在男性聚集的平台如虎扑和知乎上,许多男性认为电影“逻辑混乱”、“幼稚”、“不适合成年人观看”,并批评电影借“女性主义”包装空洞内容,借此“割韭菜”。更有甚者,指责女性观众为“脑残粉”,对持肯定态度的男性进行嘲讽,甚至以性别侮辱和攻击性语言发泄不满。
一些男性用户强调女性不该只强调“做自己”,而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如努力工作、服从社会规范,进而将女性追求个人自由视为“自私”“脱离现实”。
《芭比》映照出社会中关于性别的集体情绪与文化认同。尽管这场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性别对立,但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不同群体对性别议题的理解差异。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女性主义”、“平等”,和“两性关系”等关键词,也反映出性别平等理念在中国仍处于被不断协商和重构的过程中。
总体而言,女性主义话语在观众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接受态度。女性观众普遍对女性主义表示共鸣,而男性观众则更倾向于反对。女性对电影的评价多元化:她们普遍认为电影贴近自身的日常经验,感到被理解,尽管其中许多人并不自认为是“女性主义者”。也有部分女性观众表达了失望,认为电影不够激进,未能充分揭示社会中的结构性性别不平等。
相比之下,男性观众的评论更为负面。他们表现出维护规范性男性气质的倾向。在男性主导的平台上,关于《芭比》的讨论中充斥着反女权言论与厌女情绪。有些女性观众分享了观影时的经历:有男性观众在电影过程中情绪失控。一位女性观众在小红书上描述道:“我看的那场这段台词讲完真的有男的当场破防了说 bullshit,后排有女观众让他 shut up,简直是 4D 体验啊。”这种冲突也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年轻男女在性别态度上的分化趋势。
▲电影《芭比》剧照
3
结论
过去十年,全球聚焦性别议题的女性主义电影和电视剧迅速增多,女性主义甚至在流行文化中成为吸引特定观众的一种“类型”(Jana Cattien, 2019)。《芭比》无疑是这股女性主义潮流的产物。通过分析我国观众对《芭比》这部电影的评论,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男女在女性主义和性别议题上的态度差异,探讨了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所体现出的性别态度特征,丰富了女性主义受众研究。
男女观众对于女性主义电影评价的分化不仅体现在对《芭比》的影评方面。去年三部本土女性主义电影——《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2024)也引发了类似的网友争议。这三部电影在豆瓣和虎扑平台的评分差异恰恰体现了不同平台使用者的性别观念差异,以及不同平台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对立。
我们呼吁社会和国家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的暴力性质的厌女言论,防止线上情绪激化为线下冲突。此外,我们还发现,对于女性主义接受态度的极化体现出中国社交平台的性别化特征。例如,小红书等女性主导的商业平台上盛行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neoliberal feminism);豆瓣则以讨论深度和批判性反思为特点,其用户群体显示出一定的学术背景和性别意识。相比之下,虎扑、知乎等男性主导的平台则充斥反女权、厌女化的解读。《芭比》在B站、猫眼等平台上的评价更为多元,包含女权与厌女两种对立观点,经常引发性别对立和冲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今社会对女性主义认知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当前的网络舆论场中,批判性女性主义、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女性主义与厌女情绪并存。虽然社交媒体已成为表达女权或厌女观点的重要空间,但线上讨论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社会的主流态度。此外,由于男性表达女性主义观点可能被视为“不够男人”,一些认同女性主义理念的男性也许会选择沉默。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考察不同教育背景与地域的社交媒体用户如何看待流行女权与厌女情绪,探讨平台逻辑、算法机制与技术如何参与并塑造性别话语的传播路径。
「狗头萝莉」的故事
5362 - 2025-09-14《误杀3》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
4116 - 2025-09-15《操纵者》上线,张子健刘威葳主演,抗日谍战剧,走爽剧路线
3841 - 2025-09-14《暗夜与黎明》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
3430 - 2025-09-15《香水佳人》首播,女性苦情剧,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适合老年人
2695 - 2025-09-15葛优“好人团”好事连连看!《爆款好人》正式上映
2638 - 2025-09-15登春晚一夜成名,56岁在异国离世,临终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2616 - 2025-09-15EXO金钟仁将于5月11日入伍 将于2025年2月退伍
2350 - 2025-09-14苗苗崩溃痛哭,郑恺被全网痛骂:别装“好男人”!
2302 - 2025-09-14SEVENTEEN夫硕顺将于2025年1月初回归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
2029 - 2025-09-15新剧热度播放量扑街,收视倒数,黄晓明从影帝沦为综艺咖了?
1612 - 2025-09-15张元英百变造型 眼神妩媚明艳动人
1602 - 2025-09-14葛斯齐再曝汪小菲通话录音 透露汪小菲承认之前曝料
1355 - 2025-09-14林更新cos大司命 眼神凌厉魅力十足
1327 - 2025-09-15